洛坤洗他瑪拉州府(narkhon sri thamarat)的城柱廟(lak meng)“lak meng”的意思是“柱子” 或“基層”;而meng 的意譯是“城”或者“鎮”。所以“lak meng”的意思其實就是“城柱”或者“鎮柱”,類似華人所拜的城隍廟,
於泰國第一世皇時代就流傳了這種習習俗,即在建城時就必須建主城柱廟,立柱后就設壇舉行盛大的法會,經由眾法師奉請 天神諸神佛菩薩,降靈與此神聖的木柱上,奉為此城鎮的守護神,保護全城鎮的安全,讓居民安居樂業。所以,泰國每個州府都設有城柱廟,位於曼谷玉佛寺的東南方也有設有柱廟,由於設在首都。所以這間柱廟也被尊稱為國柱廟,負起保護整個泰國的安危,廟里除了供奉國柱外,其中還有一個小廟宇,供奉了許多尊守護神,每逢大節日,泰國皇室成員都會來此膜拜一番,祈求國泰民安。而澤度金本寺聖木被雕成上下八個面;上方為帕依算天神,帕納萊天神,其餘兩面分別為澤度康與拉瑪貼兩兄弟,就成了有八個面的 聖柱。這也是泰國唯一有雕刻臉像的州柱,一般州府的州柱都是蓮花型或圓形柱而已。當時建柱時於瓦帕瑪哈塔哇啦威韓,舉行了一個空前盛大的法會。此法的目的為喚醒舍利塔內的眾仙菩薩,都出來幫助安定社會。眾神該喚醒了,是時候出來庇佑眾生了。當時整個廟怖起了戰陣,四面八方吊滿了旗子,旗上畫滿了符咒以及神猴哈努曼的畫像。於1月16日2528年星期四, 中午十二時三十九分,由坤潘點主持,代表此儀式開始向州內的牛鬼蛇神以及黑暗勢力宣戰。
全能天神甲督勘又名澤度金天神,廣東地區很多人稱它為拾到金,顧名思義就是為祈求財富而佩戴的佛牌。相它為南海觀音的護法之一,在泰國人眼裡此牌更有避險保平安的功效。佩戴查督堪為人要正直,不可背後說人壞話,若虔心供奉可保平安招正偏財避小人助人緣。助權利助事業助生意。招財效果極佳!澤鍍金天神和拉胡一樣,喜歡具有正氣的善信.討厭背後偷偷摸摸做小動作的人.查督堪在協助財運以及金錢方面非常有名,不過信眾若向查督堪許願,願一定要合理.願望達成以後一定要還願Jatukam Ramathep(澤度金,拾到金,查督堪) 著名的坤潘警長是拾到金佛牌創始人在約七百年前的暹邏(今為泰國)、 Jatukam Ramathep(拾到金、查督堪)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國王,控制了暹邏三份二的國土,身為一國之君的他還時時關注百姓的生活,立誓要給百姓定居樂業的生活。當拾到金國王逝世後,他愛民如子的精神感動天,被封為天神,百姓有求於他,無不有求必應,紛紛建廟安奉其聖像膜拜。